篮球比分直播

篮球比分直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篮球比分直播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SYCR-2016-00011

市政发〔2016〕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篮球比分直播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篮球比分直播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30日   


篮球比分直播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根据篮球比分直播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篮球比分直播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45号)和篮球比分直播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编制和报备工作的通知》(湘教改办函〔2016〕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篮球比分直播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篮球比分直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篮球比分直播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共同参与相统一。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全面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尊重学校主体地位和基层首创精神,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教育综合改革,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改革环境。

——坚持大胆探索与稳步推进相统一。准确把握改革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坚持底线思维,加强政策配套,增强改革前瞻性、科学性,控制改革风险,确保和谐稳定。

——坚持综合改革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师生员工共识度高的环节改起,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逐步推进整体改革和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根据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侧重点,主动适应过敏素质能力全面提升总需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求,建立完善分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机制。

三、总体目标

2020年,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义务教育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困难群体平等接受各级各类教育。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科学的质量观、成才观牢固树立,形成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良好格局。

——教育管理更加优化。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初步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治理结构和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确立。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学校和教师的能动性充分激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创新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机制。探索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建立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差别性扶持政策体系,给予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支持力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鼓励和吸引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各种公有、民营等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支持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以资金、技术、专利等形式出资,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支持办学实力强、教育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营利性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品牌,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全面清理并消除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政策。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探索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制度。取消民办学校收费审批制度、备案制度,实施民办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民办学校自主定价、市场调节、社会监督的价格机制。

(二)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2.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形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德育协同机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中小学生品行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及各类专题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法治教育,将法治理念培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引导各地各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建设符合学生自身水平和特长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成长和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完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保证教材质量。落实教学基本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流程,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生达到学业基本标准。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推广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激励教师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4.强化体艺与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适应青少年成长特点、课堂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广泛开展学生课余锻炼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加快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强艺术教育,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学生艺术活动,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注重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重视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5.健全教育全过程质量监控制度。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健全质量监测专业机构,创新质量监测手段,定期发布质量监测结果,督促学校、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坚决纠正唯分数论的考核倾向。完善职业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的过程化、系统化评价,推动行业企业与教育部门共同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适时引入行业、企业评价和第三方专业性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运用。

6.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学生创造性学习模式,深化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等向本科学生开放。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校园实践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反馈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就业质量与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联动机制。

(三)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7.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适应人口新政策,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依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加大政府统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力度,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制度和扶持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改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办法,坚持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贯彻《篮球比分直播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足够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着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与条件改善计划,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区域整体提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严格落实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指导各地完善以现代教育实验学校、示范性高中、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为基本模式的多样化办学格局,建立适应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管理与评价制度。

8.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广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片统筹管理,支持和推动优质学校组建集团,实现学区和集团内课程、教师、设施设备等优质资源共享。建立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模式,推动学校之间组建学校联盟、试行集团化办学。鼓励品牌幼儿园以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加强市级统筹,鼓励引导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协作,通过城区品牌学校赴农村合作办学、对口支援、委托管理等举措,整体提升农村中小学发展水平。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构建县域整体推进“三通工程”建设机制,积极探索PPP模式。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机整合市级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数据挖掘和大数据服务,实现全市教育数字化资源和教育管理系统共建共享。

9.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和升学的政策措施,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市、县两级特殊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特殊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医教协同保障机制。着力破解中小学择校难题。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格实行划片入学,完善随机派位招生入学方式,试行学区制办学,探索建立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招生制度,有效化解城镇“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机制,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不低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10.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优化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支持力度。推进精准资助,对贫困人口中的贫困学生实行政府兜底,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建立为贫困家庭免费培养技能技术人才制度,保障贫困地区未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积极扶持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建设,鼓励优质学校与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落实好农村与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四)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11.调整职业教育布局。以构建适应需求、服务发展、产教融合、有机衔接的基本架构为重点,以篮球比分直播市城区为中心,整合市区现有职教资源,在城郊新建一座涵盖高职学院、技师学院、中职学校,集产学研于一体,院校资源高度共享的篮球比分直播职教新城,打造湘西南职业教育核心品牌。同时,以县城为节点,发展职业教育基础网络,形成核心带动、中心辐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12.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建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密切协作的制度环境。完善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政策措施,借鉴企业化运作模式,强化产、学、研、用深度对接,加快区域性、行业性职教集团建设。推动行业、企业、职教集团合作,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机制,为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针对性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13.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打破各类教育间相互隔离的状况,架设各类教育“立交桥”。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沟通衔接,一体化发展。建立适应成人学习需要的课程学习资源平台。加快发展和普及社区教育。

(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14.严格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划片入学,完善随机派位招生入学方式,试行学区制办学,探索建立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招生制度,解决择校问题。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严禁公办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统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

15.不断健全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完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增强科学性和透明度。按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当减少中考科目,相应缩短考试时间,积极探索部分科目多次考试和等级呈现。推行中考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健全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16.建立考试招生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机制。完善考试招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招委会、部门联席会议等协作机制,健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考试招生监督管理责任制,完善高校规范招生承诺制。强化考试安全管理,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健全考试招生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大考试招生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和打击力度,综合整治考试招生环境。

(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7.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专心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管理教育的职责权限,强化服务意识,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减少各类工程、计划、项目等的申报评审,减少创建达标检查评比表彰活动,更多运用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规范教育决策程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公开讨论、公示听证和风险评估等。

18.健全教育分级管理体制。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推进简政放权,形成市、县及乡镇(街道)分级管理教育的体制。加快完善县级统筹、县与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发挥乡镇参与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作用;建立完善区域统筹规划建设、学校自主发展的高中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19.建立依法治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理顺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克服学校行政化倾向。注重以法治方式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义务。规范和引导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接受政府、社会及校内监督。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健全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构建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参与管理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理事会)、校行政和监事会,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

20.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完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强化教育督导和执法职能。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完善以县市区为主体的教育强市建设分类监测体系,加强对教育强县市区建设的分类指导。完善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公示、公告、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完善和落实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约谈制度,健全问责机制。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价。大力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整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扩大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建立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的资质认证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专项委托的方式,把教育评估、评价、评审、抽样调查、监测等事务性工作转移出去,推进教育评价运行机制的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自我评价。

(七)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21.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完善师德规范,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探索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参与师德评价的有效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教师收入分配机制。切实落实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政策,改善教师待遇。推进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凸显绩效激励的导向作用。对部分紧缺或亟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探索试行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的协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制定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教师居住条件,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依政策予以住房保障。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教育系统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22.创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机制。优化教师选拔聘用机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规定,规范教师公开招聘程序,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选拔评价中的作用,选拔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改革教师岗位聘用机制,探索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推进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完善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本科层次农村幼儿园教师等公费定向培养机制。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培养专业化水平。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建设市、县(市区)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健全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培训内容和方式。推进名师(名专家)工作室建设,大力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教学名师遴选和教学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23.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市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点、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制定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交流轮岗的便利和优惠政策,建立交流轮岗保障机制。鼓励各地采取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共享校长和教师优质资源, 力争在3-5年内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八)深化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24.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明晰教育事权和财权支出责任,确保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和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按政策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以学区为单位切块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加强问责制度和重点监管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强化审计监督。

25.发动引导社会投入。加强教育基金会建设,努力壮大基金数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捐赠教育的积极性,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学校投入,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单位和个人通过基金会、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捐赠的,可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教育综合改革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积极有为、稳妥有序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动改革取得实效。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抓好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确定改革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各地要相应成立专门班子,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分步推进,抓好改革试点,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

(二)切实凝聚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合力。各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凝聚改革共识,积极支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的改革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将改革及时落实情况纳入部门考绩,建立改革突破考评机制。采取联合调研、部门会商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发挥人大、政协等组织监督、促进作用,发挥教育学会、协会在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鼓励基层和学校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内生动力。

(三)切实营造教育综合改革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争取各方理解支持,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让人民群众既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认识到改革的渐进性、复杂性,使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媒体深度参与宣传报道教育改革的机制,完善教育改革新闻发布制度,主动通报改革进展,掌握舆论主动权,集中力量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典型经验进行重点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篮球比分直播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篮球比分直播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篮球比分直播市数据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篮球比分直播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篮球比分直播市数据局